市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重点采取稳定粮食生产、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等举措,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 “北方水城、美丽迁安”提供坚实支撑。 稳定粮食生产。一是围绕粮食生产主线,做好田间技术指导。加强技术指导,做好粮油作物春管夏收秋收秋播等生产管理工作,保障全年粮油作物丰收。二是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实施2020年大五里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展2023年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做好2024年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设计、申报、立项工作。
继续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一是继续保持各项帮扶政策整体稳定,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二是聚焦防贫监测“早、宽、简、实”要求,持续推进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彻底消除致贫风险。三是加快落实村部光伏发电项目,确保8月前实现运行。四是加快各级衔接资金支出进度,对衔接项目资金报账资料实行先审后拨,保证衔接资金规范使用。
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我市进一步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持续不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增质提升,进一步健全管护标准,提升管护水平,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健康发展。
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一是做优做强农业主导产业,聚焦粮油、蔬菜、果品、奶业、畜禽养殖、渔业等农业主导产业,全面提升产业规模、产品品质、销售产值,打造生猪产业集群。二是打造农业产业化项目,认真做好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设工作,圆满完成全年项目建设目标。三是打造农业龙头企业,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质扩模带行业”行动,不断提升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业发展,培育唐山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1家。四是充分发挥扶持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公益金作用,加快相关项目的尽职调研速度,不断推进乡村农业产业发展。
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一是继续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完善提高和动态管理工作,扎实开展2025年前农村土地承包到期村再延长三十年承包期工作。全面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稳妥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与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工作有序衔接。二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督促各村落实好薄弱村提升的主体责任,及时主动与包联企业取得联系,研究制订集体经济增收工作方案。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提级检查和审计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三资”管理的长效机制,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三是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宣传农业惠民政策,农民合作社数量稳定实现正增长,开展合作社规范提升,创建(监测)各级示范社,培树党建引领合作社典型。
抓好农业生产安全。一是继续做好农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加大执法力度,组织开展农资打假、畜禽屠宰、动物卫生监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执法、中国渔政亮剑等专项执法行动。二是完善食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开展畜禽养殖、农产品初加工、屠宰、沼气、农机等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确保行业安全。